墨子所谓的“同异交得”就是以“同”为相异两性的交点而谓之角。
相异两性的性别都与“同”的性别相同就是角色。
角色变化过程就是角度。
例如,树上有七个鸟。用枪打下来一只鸟,树上还有几只鸟?按单纯的数学运算——7—1=6——树上剩六只鸟,但实际的情况是树上没有一只鸟,其余的鸟会逃生而飞走,出现错误的原因就是不知角、角色、角度。
枪就是“角”,人和鸟就进入了角色,“角”与角色的数学公式——人+鸟=枪(人、鸟)——角度就是角色变化过程,所以有两个角度。
从人的角度看就是人进入角色的表演过程,从鸟的角度看就是鸟进入角色的表演过程——表演的全过程就是:人会杀生、鸟会逃生。
角度也就是求同存异——求同就是相异的两性进入角色;存异就是进入角色之后的角色变化——求同存异就是“同一”之道以“同”点为“角”而相异两性进入“角色”则角度变化有两种情况:
第一,相异两性进入“角色”而“同异交得”的角度变化。
例如,在化学反应中,“同”就是饱和值8,饱和值8谓之角。
原子(Na)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与8(1、7)的坐标值(1)相同就是(Na)原子进入“角色”想失去一个电子;原子(CI)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与8(1、7)的坐标值(7)相同就是(CI)原子进入“角色”想得到一个电子。
原子CI与原子Na“同异交得”(NaCI)——1+7=8就是角度,角度就是原子CI与原子Na进入角色“同异交得”(NaCI)的变化过程。
第二,“角”随着“同一”之道上“同”点移动而发生的角度变化。
例如,饱和值8为角——8(1、7)、8(2、6)、8(3、5)、8(4、4)就是四个“同”点——四个“同”点就是“同一”之道上“同”点移动而“角”发生变化产生的四个角度,四个角度就是角度发生四次变化。
因此,华夏民族的词汇充满了“求同存异”的智慧——英雄、阴阳、好坏、优劣、长短、盛衰、荣辱、兴衰、胜败、输赢、英雄、舍得、东西……就是求同而进入角色的方法论的具体表达。
评论